更新时间:2020-12-22 来源:黑马程序员 浏览量:
RDD( 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,弹性分布式数据集),是一个容错的、并行的数据结构,可以让用户显式地将数据存储到磁盘和内存中,并且还能控制数据的分区。对于迭代式计算和交互式数据挖掘,RDD可以将中间计算的数据结果保存在内存中,若是后面需要中间结果参与计算时,则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,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速度。
每个RDD都具有五大特征,具体如下。
1.分区列表( a list of partitions)
每个RDD被分为多个分区(Partitions),这些分区运行在集群中的不同节点,每个分区都会被一个计算任务处理,分区数决定了并行计算的数量,创建RDD时可以指定RDD分区的个数。如果不指定分区数量,当RDD从集合创建时,默认分区数量为该程序所分配到的资源的CPU核数(每个Core可以承载2~4个Partition),如果是从HDFS文件创建,默认为文件的Block数。
2.每个分区都有一个计算函数( a function for computing each split)
Spark的RDD的计算函数是以分片为基本单位的,每个RDD都会实现 compute函数,对具体的分片进行计算。
3.依赖于其他RDD(a list of dependencies on other RDDs)
RDD的每次转换都会生成一个新的RDD,所以RDD之间就会形成类似于流水线一样的前后依赖关系。在部分分区数据丢失时,Spark可以通过这个依赖关系重新计算丢失的分区数据,而不是对RDD的所有分区进行重新计算。
4.(Key,Value)数据类型的RDD分区器(a Partitioner for Key-Value RDDS)
当前Spark中实现了两种类型的分区函数,一个是基于哈希的HashPartitioner,另外个是基于范围的RangePartitioner。只有对于(Key,Value)的RDD,才会有Partitioner(分区),非(Key,Value)的RDD的Partitioner的值是None。Partitioner函数不但决定了RDD本身的分区数量,也决定了parent RDD Shuffle输出时的分区数量。
5.每个分区都有一个优先位置列表(a list of preferred locations to compute each split on)
优先位置列表会存储每个Partition的优先位置,对于一个HDFS文件来说,就是每个Partition块的位置。按照“移动数据不如移动计算”的理念,Spark在进行任务调度的时候,会尽可能地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其所要处理数据块的存储位置。
猜你喜欢
【AI设计】北京143期毕业仅36天,全员拿下高薪offer!黑马AI设计连续6期100%高薪就业
2025-09-19【跨境电商运营】深圳跨境电商运营毕业22个工作日,就业率91%+,最高薪资达13500元
2025-09-19【AI运维】郑州运维1期就业班,毕业14个工作日,班级93%同学已拿到Offer, 一线均薪资 1W+
2025-09-19【AI鸿蒙开发】上海校区AI鸿蒙开发4期5期,距离毕业21天,就业率91%,平均薪资14046元
2025-09-19【AI大模型开发-Python】毕业33个工作日,就业率已达到94.55%,班均薪资20763元
2025-09-19【AI智能应用开发-Java】毕业5个工作日就业率98.18%,最高薪资 17.5k*13薪,全班平均薪资9244元
2025-09-19